微历史:二战时期,日本有哪些智熄的「骚操作」?

历史冷知识,历史趣味知识

    01

      侵华战争期间,日本有一个专门伪造中国钞票的机构叫陆军第九科学研究所 (又称登户研究所),其负责人是山本宪藏。
      山本宪藏此人做过关东军的陆军仓库管理员,从事满洲兵要地志的调查工作。
      在这期间,山本专门研究过当时中国钞票的流通情况。
      他回到日本后,第一时间跟当时的日本印刷业巨头——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社长井上源之丞探讨了伪造中国钞票的可能性,后者觉得此事可行。
      很快,再井上的帮助下,山本宪藏写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,通过参谋本部第七课 (中国课) 向第八课 (主管谍报、谋略) 提出了这项计划。

    02

      当时第八课的课长便是拉拢汪兆铭的影佐祯昭。
      日本军部对这项计划还是十分重视的,过去日本陆军马鹿独走向来是常事,但这项计划却直接得到了时任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、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的批准,代号「杉工作」。
      就日本军部批准的计划书来看,知晓这项任务内情的不算多。
      计划开始后,由山本宪藏主管陆军第九科学研究所,负责研究,同时在上海设立「杉机关」,负责流通。

      但伪造钞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,国民政府的法币当时是中国银行、中央银行、交通银行、中国农民银行委托英美的世界一流印刷公司印刷的,尤其是防伪水印标记,让当时的日本人是望尘莫及。
      且四大银行捆扎钞票的手法上也不尽相同,各有各的特点。
      此外,日本人发现使用假钞时不能全都是新钞,必须是假钞和新钞混合着使用,不然也会暴露。但伪造旧钞的难度并不比伪造新钞的难度低。

      1939 年,山本宪藏带了一些小面额的纸钞跑到中国试图兑换,结果被钱庄伙计一眼认出是假的。
      1940 年,山本研究出可以将崭新纸钞陈旧化的机器,同时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了四大银行在捆扎、签发纸钞上的特殊手法,但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。
      1941 年,德国潜艇从其俘获的美军军舰中发现了一批未印好的中国法币,并将其转交给了日本。
      1942 年,日本攻占香港后也在当地发现了印刷法币的秘密印刷厂,查抄了一大批印刷设备。
      后来在南洋,也截获了一大批半成品法币。
      差不多到这个时候,日本人才算是较为完整地掌握了法币的印刷技术。

    03

      那么问题来了,假钞制作好后,怎么花出去呢?
      1. 直接收买伪军、汉奸
      2. 组织走私机构,抢购物资。
      比如说「松机关」就用这批假钞拉拢了杜月笙在上海的代理人,成立民生、佑生公司,大肆抢购物资。
      3. 通过银行、钱庄散发出去。
      当然还有其他渠道,这里不多赘述。

      日本人的伪造法币计划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,杉机关存续期间,大概伪造了 45 亿元的法币。
      然而,法币的贬值速度是日本人印刷速度赶不上的。

      1936 年,法币发行额度是 10 亿元多,1937 年 14.78 亿元,但到 1941 年就发行了 150 亿元,1944 年达到了 1890 亿元。
      日本人伪造的法币在贬值的法币面前,几乎不值一提。
      只要我贬值得够快,伪钞印刷速度就追不上我。
      所以日本人对此感慨不已:「中国真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国家。」

    04

      再说一件趣事。
      国民政府也对日伪发动了货币战争。

      1942 年,军统引进美国先进设备、纸张和技术,开设「中美合作所」。
      开始制造汪伪政权发行的中储券,由于伪财政部长周佛海和军统暗通款曲,所以军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中储券的版式票样。
      假钞泛滥让汪伪不胜头疼,只能宣布旧币作废,以新换旧。
      军统还想假冒日元,不过因为日元只有日本银行一家发行机构,不容易内部突破。
      加上日元做工精良,作为原料的植物纤维又来自日本独有的三桠树,最后只得作罢。

      - END -

    » 更多 日本冷知识 二战冷知识 历史冷知识


    转载请注明来源:趣知识(quzhishi.com)